演讲稿、协议书、合同、宣言口号、心得体会、总结报告

关于霜降的古诗

2024-10-22

关于霜降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霜降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霜降的古诗1

  玩止水

  (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关于霜降的古诗2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

  (李约)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

  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

  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

  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

  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

  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

  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

关于霜降的古诗3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关于霜降的古诗4

  送李翥游江外

  (岑参)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

  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

  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

  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

  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

  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关于霜降的古诗5

  《“野人”之情》

  赏析:白岚

  在中国文学史上,明末清初曾出现一位著名的盐民诗人,他就是号称布衣诗人的吴嘉纪。

  吴嘉纪,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字宾贤,号野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少时受业于祖父吴凤仪的'弟子刘国柱,天资聪明。仍在家道中落,诗句“凶年酒贵乡人醒,”可以意想他的清贫,事实上诗人年轻时烧过盐,家无余粮,常断炊。亲见明王朝覆灭,清兵南下,居民惨遭屠杀,“返照村空寡妇啼”可见战事多余,男丁依稀。他遂绝意仕途,隐居家乡。

  诗人虽不是灶户,但也穷得衣食不周,朝不谋夕。住所仅草屋一楹,名其为“陋轩”。“清波晃荡荻花齐”、“家在水中霜降早”映照住所四周杂草丛生,蓬蒿遍地,而他却终日把卷苦吟,不与外人往还,故人又称他为“野人”。

  论其“野人”生平,再从大风呼啸的南方读关于“霜降”之诗,从温入冷的时节,诗中已从冷中知寒,深解人间疾苦!想起余秀华的一句诗“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的无奈。而历经战乱,饥荒,诗人仍然从容而吟,想想也许乱世,贫穷并不可怕,可怕没有了人间的温情。

  “浦溆黄昏君不见,凉风衰柳思凄凄。”

  也是我喜的一句,无缘无故,便得一个结论:什么都可以失去,唯不能不见“君”,此“君”是人之情,友情,爱情,亲情。

关于霜降的古诗6

  大水

  (白居易)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

  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

  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枻生意气。

  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关于霜降的古诗7

  岁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关于霜降的古诗8

  《一个温润如玉的人》

  赏析:圣诞节

  盘曲虬枝的百年老树在夕阳的斜晖下默默伫立,仿佛诉说着曾经的过往和风霜。摇曳的水竹围绕在农家小院的周围。深秋时节的花朵上满是露水,稻田里的螃蟹正是肥美诱人,在晚歌中归来的渔家女儿挥动着双桨,载着一天的收获,缓缓飘来,洒落一江的金黄,在这个美好的夕阳下,沽一壶黄酒,二三朋友,对着远山相约,真正是一件万分惬意的事情啊!

  一个温润如玉的诗人,画家,篆刻家。王冕出身贫寒,一生性格高洁、蔑视权贵、充满追求,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代表。

  他们似乎是全能的,诗词,绘画,篆刻几乎样样精通。这首诗所散发出来的`田园气息,精神追求,清新自然让人叹为观止。整首诗用词,用句平和温润,构思精巧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其中“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气象宏大,意象奇伟,不禁让人拍案叫绝,一个普通的买酒待客,遥望远山,在诗人的笔下就充满了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或许这首诗就是为一幅画提写的,然后诗与画相得益彰,互为表里,交相辉映。 中国人的文化中,常常用美玉比喻君子,君子温润如玉,品质高洁,既是一个道德判断,也是一个内在追求,一个人格和行动,文化修养都完美的结合体。

  在历史上演化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家国情怀;闲散如“梅妻鹤子”的林浦;同时美玉又硬度极高,又可以象征真正文人的“威武不能屈”。王冕毕生追求书画的艺术成就,追寻玉一般的人格,才有可能又那样高的艺术成就。

  有感于斯,圣诞节作长短句:

  霜叶红遍,旷野凉,秋意渐浓;寒水断烟,霜降远树高山巅。九月风高冬迫近,登高远足好节令,三五成群,尽享秋日闲。

关于霜降的古诗9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蜷局,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关于霜降的古诗10

  观村人牧山田

  (钱起)

  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

  贫民乏井税,塉土皆垦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

  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铚获。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

  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关于霜降的古诗11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抖,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商去早行

  唐温庭揭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述板桥霜。

  料叶落山路,积花明释墙。

  因思杜陵梦,亮雁满回塘。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紊气安在?走马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类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霜降前四日颇寒

  宋陆游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儿童锄麦罢,都里赛神回。

  鹰击喜霜近,鹤鸣知雨来。

  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八声甘州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妻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再再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邀,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庵留。

  想佳人妆楼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关于霜降的古诗12

  《秋末的新秋》

  赏析:全浩

  杜甫这首虽名《新秋》,但已经让我感觉到深秋的寒凉,他的艺术风格整体也像一个秋冬交接的节气——霜降,悲苦沉重的比例较多。如他《秋兴八首》中句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杜甫的诗风让我想起了梵高,同样是一个充满了苦难的激情又悲天悯人的艺术家,他们对底层人民对关怀,他们的痛苦和真诚都很相似。

  杜氏词汇给我的感觉也是色彩浓郁,笔触颤栗又旋转的,渴望着自我以及人民的被救赎。诗人从黄昏一直观察、倾听和思想到入夜,云朵、月亮、太阳、昆虫、植物、邻舍、自家……他的五感都在吸纳着外界的变换,种。种摄入的这些加深了他的寂寥。他情不自禁地回顾了颠沛流离的过往,期盼着有再度被帝王任用的机会,感叹逝者如斯、流光飞逝。那么细小微弱的事物:叶子、蝉声、萤火虫、妇女捣衣声,竟然成为他特别有印象的,并让他有“惊”的触点,他的心实在是很敏感,秋季的一切亦实在是开始收敛了。

  本诗的`几个词语以及意境,联想到陆游“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南唐后主李煜“独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我喜欢开头那个“敛”字,这是秋冬之精神,如吸,而春夏如呼。王阳明《传习录》55节:“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我赞同此观点,人情绪喜怒哀乐的本体是中和,心情随着国家兴衰、季节变化而波动,乃至悲哀,但不可以过度。克制中反倒有华美、丰富,秋叶不正是因为收敛而呈现出来更特别的色彩,超越了单调吗?霜降开始,是适合从内锻造自我的时刻,冷峻的空气让人更加明智。

  我若是可以穿越到唐朝,真想去找杜甫围炉夜话,给他听听维瓦尔弟的《四季》之秋冬,劝他学孔孟的豁达与强健之气,《礼记·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孔孟都自强不息又知道顺应命运,于是无忧无虑。诗人们啊,真应当多学习一些哲学家。里尔克的态度蛮好,他一方面看到了万物都在秋天里坠落,另一方面相信有一双手无限温柔地把握着这一切。

关于霜降的古诗13

  《岁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关于霜降的古诗14

  《心与口:心安处处是乡国》

  赏析:青谷

  白居易中年官场受挫后,说过这样的话:“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事实是,他仍以诗笔为口,向人世道出简明又率直、通俗又深切的察政之言、通情之声、伤时之叹。不只是这首“霜降”、“风落”之际的“岁晚”诗;活到73岁那年,他在洛阳出资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之后,还写下《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作为留念。人哪,真是心口不一的奇怪物种吗?

  世情翻转中,人可以面目无情,内心却波澜万丈!人生求乐而避苦,要怎样才化难为易?

  “日久心弥安”。人活一世,安心过日子应是最笃实的理想。可哪里是安心度日的地方呢?“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诗人复杂的`感怀,像刚落墨纸上一样使人心知肚明,但我们真的能说清其中滋味吗?天性天然指引我们将去哪一国?将归哪一乡?思前想后,还信这句话: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故乡,就像水返壑、木归山,物还本源。

关于霜降的古诗15

  八声甘州

  (柳永)

  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