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协议书、合同、宣言口号、心得体会、总结报告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2025-01-22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必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道理,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的积极态度。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道理。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二课时

  

  课件(图片、文字片)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不平凡的朋友,他就是圆圆的沙粒!板书课题

  2、课文中圆圆的沙粒最后变成什么了?

  二、利用反差,提炼主问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段落告诉你:他终于变成了珍珠呢?

  2、齐读课文的.10-12自然段读一读。读了过后,看看你们会想到什么!(齐读10-12)反馈。

  三、细读课文,探究原因

  1、自由认真地读一读1-9自然段,利用手中的小铅笔勾画出这颗沙粒变珍珠的原因。

  2、反馈、交流

  (1)、“十分真诚”: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十分真诚”的语气

  过渡:说了,那么做了吗?哪里看出来?

  (2)、“下定决心,坦然钻进”:

  指名读第2自然段。理解“异想天开”和“坦然”。是呀,对于圆圆的沙粒的想法,同伴们并不支持,可他还是做了!可见他真的是“十分真诚”的!

  过渡:说了、做了,够不够?那,还有原因吗?

  (3)不动摇:(指名读第5自然段)

  创设情景理解“议论纷纷”。

  听到了这么多的议论,如果你就是圆圆的沙粒,你会怎么想呢?

  (4)、“遗忘”:

  老师语言过渡6-8自然段那,齐读6-8自然段,体会圆圆的沙粒这时候的感受!

  同学们,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搁在这里,表示什么呢?

  3、情景创设:一天,蚌壳被打开了(课件创设情景:一只蚌壳慢慢地打开,出现一颗晶莹璀璨、光彩夺目的珍珠)。齐读课文的10-12自然段!用我们读书声为这颗成功的、不平凡的沙粒喝彩!(齐读10-12)

  四、感悟寓意,总结道理

  五、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沙粒变珍珠的科学道理。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2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4、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5、知道学习分段,并概括段意。

  重难点、关键

  1、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道理。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珍珠的过程。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察沙粒与珍珠的差别,导入新课

  1、教师分别出示沙粒和珍珠,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差异。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他们的作用和价值。

  3、教师设置悬念:同学们,有这样的一个沙粒,他呀想变成一颗珍珠,他的`愿望能实现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播放录音读,学生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自学生字。

  3、反馈生了的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3)交流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应注意什么?

  (4)指名反馈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评一评。

  5、大家一起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

  3、学生读一读课文。

  4、学生试着给课文分段。

  5、指名反馈,集体纠正。

  6、学生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指名反馈,集体交流。

  四、学习文段一,体会沙粒的坚定

  1、教师读课文,学生思考: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集体反馈,理解下列词语。

  “真诚”异想天开“嘲笑”“坦然”

  3、沙粒真诚地向同学们说什么了呢?(指名反馈)

  4、抓住“真诚”指导感情朗读。

  5、伙伴们的瓜是什么?(指名反馈,然后指导感情朗读)

  6、如果是你们,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学生自由发挥)

  7、这颗沙粒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反馈)

  8、全班齐读。

  9、讨论: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到此时沙粒的态度怎样?你们是从哪些关键词句中体会到的?

  10、指名反馈。

  11、引导想像:当听到大家的议论的时候,沙粒并没有放弃自己变珍珠的目标,态度是这样的坚定,它当时心里会是怎样想的呢?

  12、完成练习,感悟沙粒的精神:沙粒真是一个的人。

  五、感情朗读、分角色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2、听写。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沙粒下定决心干什么呢?(变珍珠)

  4、教师小结:这可遭来了同伴们的嘲笑,不过它并没有放弃,呆在蚌壳里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二、继续学文,体会沙粒变成珍珠的快乐

  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其他同学思考:沙粒变成珍珠了吗?珍珠是什么样的?

  2、指名反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珍珠的句子,体会珍珠的美丽。

  4、讨论:沙粒变成了美丽的珍珠,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5、指名反馈。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分角色读一读。

  7、小组讨论:沙粒的同伴们看到沙粒变成美丽的珍珠,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议论的呢?

  8、学生集体反馈。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讨论:文中的沙粒为什么能够变成珍珠呢?

  2、学生集体反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小结:沙粒的目标明确,决心非常坚定。而且它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4、反馈学生收集到的沙粒变成美丽的珍珠的过程,了解珍珠的形成过程。

  5、教师小结:鼓励学生探索海底奇妙、有趣的生物世界。

  四、感情朗读,分角色表演读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会9个生字,写会10个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3.能按分好的段落,理解每段内容,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4.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过程〗

  (计划两课时)

  (一)欣赏珍珠,激发兴趣

  1.师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珍珠,请大家欣赏。

  2.出示珍珠图片或珍珠饰物,学生欣赏。

  3.师问:看了这些珍珠,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或形容这些珍珠吗?(指名说)

  生1:我觉得这些珍珠太美了,只能用一个字“美”来形容。

  生2:我用“五光十色”来形容。

  生3:我用“珍贵”来赞美它们。(让学生把说得好的词语及时板书在黑板上。)

  生4:我觉得这些珍珠各种各样,就用“千奇百怪”来形容吧。

  生5:我觉得“灿烂夺目”更恰当些。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述:看来大家都很喜欢珍珠,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颗沙粒的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自由选择朗读伙伴开火车读,读后评议。(主要围绕生字认读情况进行)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同桌交流后指名说)

  生1:读了课文,我知道有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就钻进蚌壳里了。

  生2:读了课文,我知道这颗圆圆的沙粒不顾同伴们的嘲笑,最后终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生3:读了课文,我知道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的。

  生4:读了课文,我知道沙粒要想变成珍珠,就要钻进蚌壳里,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

  (三)分段理解,读中感悟

  1.师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懂了课文。下面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读课文,体会圆圆的沙粒为什么会变成珍珠呢?

  2.指名读1―9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讲了什么?(教师提示:可以以“谁做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同桌说后指名说)

  生1: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但他的同伴们都嘲笑它,有的说……

  师述:用一两句话把主要意思说清楚,就可以了。

  生2:这部分讲了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就钻进了蚌壳里。但它的同伴都嘲笑它。

  师述:你能用一、两句话把几个自然段的意思说清楚,真棒!

  师问:同伴们的议论还真不少,如果你是它的同伴,你会说什么?(指名说)

  生1:我觉得他们不应该嘲笑他,如果是我,我会说;“你真勇敢,我祝你成功。”

  生2:你有这样的勇气,我真羡慕你呀!

  生3:你再也不能和我们玩了,我会想你的。

  生4:蚌壳里黑洞洞的,你呆在里面多痛苦,真不会享受啊。

  ……

  师述:面对同伴的议论,圆圆的沙粒是怎么做的?(学生在书上画出“真诚、下定决心、坦然”等词语,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体会后指名说。)

  生1:面对同伴的议论,他没有动摇,说明他的决心很大。

  生2:从这些词语,我知道了圆圆的沙粒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有用之才。

  生3:我从“坦然”一词知道圆圆的沙粒对自己能变成珍珠充满信心。

  ……

  师述:大家说得很好。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这部分课文应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说、读。)

  生1:我觉得读圆圆的沙粒说的话要读出坚定的语气。(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生读后,学生鼓掌。)

  生2:我觉得同伴的话要读出嘲笑的语气,圆圆的沙粒的话要读得斩钉截铁才好。(生读)

  生3:我认为同伴的话不光有嘲笑的语气,还有替他惋惜的语气。比如第一个说的话。(师:你读得真认真,再给大家读一读,好吗?生读。)

  3.指名读10―13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讲了什么?(用上面学的方法概括)(自由说后,指名说。)

  生1:这部分讲过了很长的时间,大家都忘了这颗圆圆的沙粒。

  生2:这部分讲了时间随着海波逝去,这颗圆圆的沙粒被大家忘了。

  师述:你知道第13自然段的省略号在这里省略了什么吗?想一想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颗圆圆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这颗圆圆的沙粒闭眼思考后指名说)

  生1:我想他肯定整天睡大觉,一心只想早点变成珍珠。

  生2:他也许会想起外面精彩的世界,很想出去看看。

  生3:他每天都在计算时间,心想自己变成珍珠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生4:他每天都在努力,要使自己早点变成珍珠,实现自己的理想。

  ……

  师述:大家都能理解这颗圆圆的沙粒。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这颗圆圆的沙粒变成珍珠了吗?我们来读一读14―18自然段。

  4.自由读14―18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讲了什么?(同桌说后指名说)

  生1:这部分讲了这颗沙粒终于变成了珍珠。

  生2:这几个自然段讲了沙粒变成了珍珠,同伴们都觉得惊奇。

  生3:这部分讲采珠姑娘发现了这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师述:几十年后,圆圆的.沙粒终于变成了闪闪发光的珍珠。我们应该怎样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说。)

  生1:采珠姑娘的话应该读出惊喜的语气,同伴们的话应该是奇怪的语气,珍珠的话应该是自豪的语气。

  生2: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羡慕的语气。

  生3: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赞美的语气。

  生4: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惊讶的语气。

  ……

  师述:看样子同伴们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呀!按照你们理解的语气自己再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

  5.四人小组分角色读。班内指名小组展开比赛。

  (四)总结课文,交流收获

  1.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各小组派代表班内发言)

  生1:我们小组认为圆圆的沙粒不顾同伴的嘲笑,下定了决心努力去做,才变成了珍珠的。

  生2:我们小组的同学觉得是他有恒心,有信心,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生3:我们认为是因为圆圆的沙粒有远大的理想,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最终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生4:我们小组讨论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自身的原因,他很努力,下定了决心。二是大自然的功劳,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使他变成了珍珠。

  师:说得真好,你们查找了资料,知道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吗?

  2.学生交流查找的资料,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

  3.师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大家互相谈一谈。(学生自由选择谈话伙伴交流后,指名说)

  生1:读了课文,我认识一颗圆圆的沙粒,我想和他成为好朋友。

  生2:我知道了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就要有信心、有恒心。坚持做下去,还要不怕别人的嘲笑。

  生3:我在课文里又认识了三个成语“异想天开、议论纷纷、风和日丽”。

  师:你能注意积累成语,这是一个好习惯。同学们都把这三个成语画下来,把它们记住好吗?

  生4:我从百科全书和课文里知道了珍珠是怎样形成的。

  ……

  (五)总结谈话:从这颗圆圆的沙粒身上,我们知道了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能抓住词语进行教学,从开始学习词语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到学文时,画出文中词语体会,最后到交流收获时,成语的积累,环环相扣,把词语的积累和理解贯穿在教学始终。教学时,能抓住文中的省略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自己的体会理解中感悟故事的寓意,从而得到启示,受到激励。在指导朗读时,能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人物的对话应用什么语气,你认为读什么语气就怎样读,张扬了学生的阅读个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在初读课文时,有一生已说出课文所揭示的寓意,对于这一情况,教师没有好的处理方法,只好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在指导学生理解每段的内容、概括段意时,教师引导得过多,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2、指导学生按分好的段落,理解每段的内容,并能概括段意。

  3、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进行课本剧表演,从而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两个省略号的意思。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坦()缝()朝()园()

  担()建()潮()圆()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坦然()真诚()赞美()愉快()

  三、异想天开”和“各式各样”两个词各说一句话。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时,我们可以通过哪几个词语体会出圆圆沙粒的决心和信心?

  2、我们通过课文第二部分中对漫长时间的描述可以体会到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珍珠小图片、沙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比较:请你们看看桌上的沙子,再看看珍珠的图片,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它们。(板书:沙粒、珍珠)沙子和珍珠的反差这样大,平时你会把它们联系到一块吗?

  2、那么课文中那颗圆圆的沙粒又是怎样经过重重的磨砺,从一颗普通又不引人注目的沙粒蜕变成了美丽又珍贵的珍珠的呢?

  二、朗读课文,感知理解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课文内容,看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回答: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情景?

  3、课件出示第一部分的情景。

  4、哪些词语写出了沙粒的态度?用笔划出来。(板书:真诚、下定决心、坦然)

  5、出示“……”:这一段课文中哪里出现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那你觉得沙粒们还会议论些什么呢?

  6、指导朗读:

  ①.自由读一遍,可以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和表情。

  ②.指名朗读,评议。

  ③.同桌分角色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能看出岁月的漫长?

  3、出示“……”:这一段又出现了省略号,代表什么意思呢?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在想什么,做什么?

  4、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评议。

  ②.齐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沙粒的.愿望实现了吗?继续边思考边读第三部分,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2、它真的变成了一颗美丽的珍珠,成为了有用之材。(板书:美丽的)

  3、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评议。

  ②.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领悟寓意,发散理解

  1、从沙粒这奇妙的经历中,你了解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我们还学过和这个故事类似的童话、故事或成语吗?

  3、这些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只要你能朝着你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你就一定能实现你的美好愿望。

  四、排练课本剧

  1、我们来把这个童话故事排成课本剧,好吗?

  2、指名表演。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2、指导学生按分好的段落,理解每段的内容,并能概括段意。

  3、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进行课本剧表演,从而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两个省略号的意思。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坦()缝()朝()园()

  担()建()潮()圆()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坦然()真诚()赞美()愉快()

  三、异想天开”和“各式各样”两个词各说一句话。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时,我们可以通过哪几个词语体会出圆圆沙粒的决心和信心?

  2、我们通过课文第二部分中对漫长时间的描述可以体会到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珍珠小图片、沙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比较:请你们看看桌上的沙子,再看看珍珠的.图片,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它们。(板书:沙粒、珍珠)沙子和珍珠的反差这样大,平时你会把它们联系到一块吗?

  2、那么课文中那颗圆圆的沙粒又是怎样经过重重的磨砺,从一颗普通又不引人注目的沙粒蜕变成了美丽又珍贵的珍珠的呢?

  二、朗读课文,感知理解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课文内容,看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回答: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情景?

  3、课件出示第一部分的情景。

  4、哪些词语写出了沙粒的态度?用笔划出来。(板书:真诚、下定决心、坦然)

  5、出示“……”:这一段课文中哪里出现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那你觉得沙粒们还会议论些什么呢?

  6、指导朗读:

  ①.自由读一遍,可以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和表情。

  ②.指名朗读,评议。

  ③.同桌分角色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能看出岁月的漫长?

  3、出示“……”:这一段又出现了省略号,代表什么意思呢?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在想什么,做什么?

  4、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评议。

  ②.齐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沙粒的愿望实现了吗?继续边思考边读第三部分,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2、它真的变成了一颗美丽的珍珠,成为了有用之材。(板书:美丽的)

  3、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评议。

  ②.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领悟寓意,发散理解

  1、从沙粒这奇妙的经历中,你了解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我们还学过和这个故事类似的童话、故事或成语吗?

  3、这些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只要你能朝着你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你就一定能实现你的美好愿望。

  四、排练课本剧

  1、我们来把这个童话故事排成课本剧,好吗?

  2、指名表演。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6

  《圆圆的沙粒》采用对话的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说明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9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篇童话故事的寓意,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童话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珍珠实物。

  课型:

  童话

  教学方法:

  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谈话:有很多同学看过许多童话,童话中的一个个故事,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童话。

  2、板书课题:圆圆的沙粒。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9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哈、异、坦、蚌、牢、狱、缝、逝、潮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

  哈哈、异想天开、蚌壳、牢狱、清清楚楚、一条缝逝去、海潮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说说: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珍珠是怎样变成的?

  (自由说,指名说)

  ⑵、小组学习。

  a、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b、自由读1—9自然段。

  *指名说说:沙粒向同伴们说了什么?

  *同伴反应是什么?

  *这颗沙粒还是决定怎样做?

  *指导读3—9自然段。

  *分角色读1—9自然段。

  c、用自己的话说说1—9自然段讲了什么?

  *指名说:这颗沙粒听到同伴的议论动摇没有?

  *你从哪里知道的?

  ⑶、自由读10—13自然段。

  *13自然段只有六点,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10—13自然段)写了什么?

  *齐读10—13自然段。

  ⑷、指读14—18自然段。

  *采珠姑娘发现了什么?

  *沙粒们想起了什么?

  *分角色朗读。

  *齐读14—18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内容讲了什么?

  *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

  *谁来说说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

  ⑸、齐读全文。

  ⑹、分角色表演。

  ⑺、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给家长听。

  四、板书设计:

  奇妙的海底世界

  圆圆的沙粒

  圆圆的'沙粒

  坚定不移

  努力

  珍珠

  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10个字的书写。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

  写字课。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圆圆的沙粒》

  2、出示9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哈异坦蚌牢狱缝逝潮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圆粒哈异理嘲坦纷牢潮

  2、学生分析字型,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⑴、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⑵、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⑶、书写生字,每字写3遍。

  ⑷、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得最快最好的作业。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作业布置:

  书写生字,每字3遍。

  四、板书设计:

  奇妙的海底世界

  圆圆的沙粒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哈、异、坦、蚌、牢、狱、缝、逝、潮”9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圆、粒、哈、异、理、嘲、坦、牢、潮”9个生字。

  2、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4、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难点:理解这个故事的寓意——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课件,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见过珍珠吗?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2、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珍珠的图片。

  3、你知道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吗?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看看沙粒到底是怎样变成珍珠的。

  5、板书课题《圆圆的沙粒》。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你们想不想知道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赶快读读课文,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让其他学生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3、出示本课生字词。

  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5、这一课的生字你都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6、讨论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7、谁愿意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

  8、指名读,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1、指导学生学习1——9自然段。

  (1)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演示1——9自然段的内容。

  (2)出示这一部分的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读,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同伴们说他是异想天开?

  (6)“坦然”是什么意思?

  (7)这里有两个地方用了省略号,想一想:沙粒的'同伴还会议论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8)“如果他动摇了,爬出来是很方便的,因为蚌壳开着一条缝。”但是沙粒并没有爬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沙粒的坚定信念,朝着预定目标努力。

  (9)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先分小组读,再集体读。

  2、指导学生学习10——13自然段。

  (1)出示这一部分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读。

  (3)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同学们想像一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颗圆圆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

  (5)集体读。

  3、指导学生学习14——18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动画,演示14——18自然段的内容。

  (2)出示这部分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通过“珠光闪闪”、“奇异的光彩”、“惊喜”、“高声赞美”等词语,让学生理解圆圆的沙粒已经成为有用之才。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4、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

  5、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6、这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这说明了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四、拓展延伸,激发想象

  1、利用课后阅读,网上查询,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下节课进行交流。

  2、各小组课后根据课文内容排练课本剧,下节课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利用多媒体出示生词。

  2、指名读。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书写这一课的生字词。

  二、学写生字词。

  1、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区分“坦”和“担”,“潮”、“嘲”和“朝”。

  2、学生自由书写。

  3、完成“语文天地”日积月累中第二项第三行词语的抄写。

  三、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沙粒变成珍珠过程的资料。

  1、小组交流。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本剧表演

  1、各小组到前面进行表演。

  2、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评选出“表演之星”。

  五、课堂小结

  一颗圆圆的沙粒经过努力,最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这说明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要向这颗沙粒学习,不管干什么,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就一定能成功。